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8757|回复: 5

[卡带] #马哥怀旧音乐考古新发现#:玫瑰版《朱逢博独唱歌曲选》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14-6-3 20: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平洋影音公司1979年在广州成立,发行了新中国第一盘立体声卡带《朱逢博独唱歌曲选》。
该专辑出版过多个版本,除了太平洋首版、再版、红版和花版以外,
最近还惊喜地收藏到潍坊版(商标是“玫瑰”)。

IMG_20140603_200730(1).jpg


有您支持,更添动力!
留下的脚印
马哥友情提醒: 如果发现帖子里的音、视频链接失效,您可以回帖请发帖人补上。
【公告】:论坛开通微信公众号提醒服务 (◄ 戳我看详情)
 楼主| 发表于 2015-7-4 10: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尼罗河的歌声》是由原四川歌舞团男高音朱宝勇先生根据埃及民间音乐素材编曲填词而成。它是以埃及风物为题材的中国歌曲。这首歌曲是朱逢博老师文革后第一批推广的歌曲之一。关于这首歌曲的创作和演艺情况,网上没有详尽的介绍。朱老师是从什么渠道听到这首歌曲并作为自己独唱音乐会上的演唱曲目的呢?不太清楚。

好,先借用朱宝勇先生的文章,把这首歌曲的诞生过程梳理一二。下一段中带引号的文字,均来自《尼罗河情缘》(朱宝勇先生发表于1996年)一文。

朱宝勇先生“喜欢具有民族特色, 地域乡音的歌曲”。“作为演员, 每访问一个国家, 总要千万百计地把听到的最富有该国情调和风格的歌曲学唱下来, 带回祖国与听众分享”,在阿尔巴尼亚访问时, 他为了学会一首令他着迷的歌曲《小辫子飘呀飘》 ,他“舍弃了一场游览参观的机会”。去叙利亚时, 在炎热的气温下, 他“汗流夹背地用拼音法记录着《你呀, 你呀》那原汁原味的吐字发音风格” 。“来到了埃及, 由于演出忙, 观摩机会少, 正愁于无新歌可觅寻时,”却有了一次“ 机缘” 。朱宝勇先生回忆道: “那是六零年夏日的一个夜晚、开罗城刚从一天的酷暑里开始转凉,伊期兰教堂洁白的圆顶和高耸的尖塔, 在蓝宝石般的星空下, 显得格外神秘, 迷人。椰林道上, 花树丛中, 各色衣着的人群渐渐活跃起来。五彩缤纷的霓虹灯, 象着了魔似的在街头闪烁变幻,一眼望去, 整个开罗城斑斓绚丽, 就象是一个璀璨神奇的'百宝箱' 。我推开旅馆的窗页、迎面拂来尼罗河的晚风, 更觉清新凉爽。就在此刻, 不知从何处传来了一位女中音的歌声. 这是首典型的,富有阿拉伯情调的民歌, 旋律是如此的委婉优美,歌声又是那样的深情迷人。虽然我听不懂歌唱内容, 但从那真挚欢乐的倾诉声中, 能深切感受到, 这是埃及人民对自己美好生活的歌颂和向往。此时此境, 我完全被歌声迷恋,沉浸在“ 天方夜谭” 的异国情调之中.渐渐地歌声远去, 消失在星空下再也没有出现......但那动人的旋律, 从此飞进了我的心房。此后在访问期间, 每当看到埃及人民劳动生活的期间场景; 或是聆听“ 阿拉戈” 吹奏的时刻; 以及来到金字塔和“ 狮身人面像, 这古老巨制身旁的时候, 那奇妙的旋律就会悄然而至, 象电影里画面配乐一样, 萦绕在我耳边, 于是借助这视觉与“ 听觉” 的相互渗透, 使我加深了对古老国度的迷恋, 神往。访问期间, 我画了不少埃及风情, 人物的速案,并配以小诗作为访游日记。回国后,我决定从画面诗意中找灵感, 以这首歌的旋律为素材, 思考着创作一首为自己演唱的曲目, 在酝酿歌词和编曲的过程中, 这旋律又象“ 阿拉伯飞毯”一般, 多次把我载回到美好的回忆中去, 那些曾激动过我的幕幕场景. 又重新展现在眼前, 于是借助这神游和迫忆, 最后完成了这首“ 尼罗河畔的歌声” 。歌曲编出后与我所学的各国民歌汇集在一起, 形成一组富有异国情采的“ 花束”, 在各地演唱时赢得听众的热情欢迎, 不少歌唱爱好者纷纷向我索取歌单。 十年浩劫” 开始, 它自然也被划为“ 黑歌” 打入冷官受到禁锢。十多年后,我因公赴沪,住在某旅馆,同房一南京旅客无意中哼唱着这首歌,令我十分惊讶。当我告知这是我十多年前的未发表过的作品时,他高兴地告诉我,这首歌已在江南各地家喻户晓,广为流传。这真是一个奇迹,一首从未发表的歌曲,居然会无径自走唱遍江南。此后,又陆续听到不少知名歌唱家,把它作为保留曲目传唱全国。但它已没有了我这作词与编曲者的名字,被误为是一首道地的埃及民歌了。七九年,我正式署名发表于北京《歌曲》刊物上,各地刊物也多次转载,为此,为这“漂泊”多年的歌,正了名,落了户,让它更好地为增进国际友谊而纵情歌唱。

从上面的文字可以看出,朱宝勇先生创作完成这首歌曲的时间是在1966年以前。由于只限于他个人演唱,曲谱也没有发表打任何出版物上。这首歌曲第一次署名发表曲谱,是在1979年。令人欣慰的是,1979年8月上海文艺出版社为朱逢博老师出版的《朱逢博演唱歌曲选》中,仔细地确认了这首歌曲的最新创作信息,将朱宝勇的名字记录在了歌谱上,而不是语焉不详地延续“埃及民歌”这个错误。这在当时对版权尚未确立的中国是不容易的,说明了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们的工作严谨程度。

朱宝勇先生的文章中还透露中一个信息,歌曲创作完成“十余年”后,与他在旅馆同宿的南京房客唱起这首歌曲,并告诉他这首歌曲红遍江南的时候,应该是77-78年。这正是朱逢博老师在上海举办独唱音乐会大唱这首歌曲的时候,朱老师独唱音乐会的录音那阵子也通过电台在上海周边的城市频繁播放,这首歌曲在“江南”走红,理所应当。所以,本文斗胆给出一个结论——朱逢博老师是推广朱宝勇这首歌曲的功臣。
马哥友情提醒: 如果发现帖子里的音、视频链接失效,您可以回帖请发帖人补上。
【公告】:论坛开通微信公众号提醒服务 (◄ 戳我看详情)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2 15: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马哥友情提醒: 如果发现帖子里的音、视频链接失效,您可以回帖请发帖人补上。
【公告】:论坛开通微信公众号提醒服务 (◄ 戳我看详情)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26 11: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以为是埃及民歌,谢谢介绍出处
马哥友情提醒: 如果发现帖子里的音、视频链接失效,您可以回帖请发帖人补上。
【公告】:论坛开通微信公众号提醒服务 (◄ 戳我看详情)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7 20: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有这个玫瑰版的。
马哥友情提醒: 如果发现帖子里的音、视频链接失效,您可以回帖请发帖人补上。
【公告】:论坛开通微信公众号提醒服务 (◄ 戳我看详情)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9 12: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八十年代初,好听的磁带到处被翻录,朱老师的更是到处传扬
马哥友情提醒: 如果发现帖子里的音、视频链接失效,您可以回帖请发帖人补上。
【公告】:论坛开通微信公众号提醒服务 (◄ 戳我看详情)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手机版|Archiver|小黑屋|怀旧音乐伙伴BBS ( 沪ICP备15028970号 )

GMT+8, 2024-11-22 14:48 , Processed in 0.045714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