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伊菁 周总理说:“很好啊,你是我的老师啊!”
回忆六十几年的从艺生涯,任桂珍又怎能淡忘20世纪60年代初期那些美好的时光呢!那时中央领导每年都要来上海开会,住在花园饭店。任桂珍当时才三十出头,晚上演出完了就会与观看演出的中央首长联欢。她曾经请毛主席跳过舞。
她还记得周恩来总理很喜欢唱《洪湖水浪打浪》。后来得知,《洪湖赤卫队》里韩英的原型即我们党内著名的“女包公”钱英。从此,任桂珍唱起“洪湖水浪打浪”,钱英的形象就会活生生地出现在眼前,她的演唱也就更加声情并茂,意犹未尽……曾经,她教周总理唱《洪湖水浪打浪》,周总理一边打拍子,一边跟着她唱这首歌,还一再说:“很好啊,你是我的老师啊!”周总理,接待外宾,会请她去锦江饭店作陪,还问她:“桂珍同志,今天的法国菜好不好?”就像对亲人一样。
改革开放后,任桂珍的丈夫、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饶余鉴被公派意大利深造,任桂珍也陪同出国旅居。她在意大利生活了十年,在这个世界顶级声乐大师的诞生地学习意大利的美声唱法,如鱼得水。领事馆搞联欢活动,组织音乐会,都会邀请她演唱一些中国歌曲。1990年,朱镕基同志出访米兰时,当地的浙江温州华侨联名举办晚宴,盛情欢迎。任桂珍也应邀出席宴会,唱了一首《洪湖水浪打浪》。朱镕基听完,起身鼓掌说:“任桂珍同志,唱得好哇!不减当年哦!”任桂珍记得,朱镕基同志当年在上海工作时,就经常来看她的演出。而今,在远离故国的意大利,听着朱镕基同志熟悉的声音,任桂珍倍感亲切。席间,朱镕基同志像对家人一样关切地对她说,国内正在改革开放,形势很好,你们夫妻俩可以两头走走,可以经常回去看看,愿意留下也好,也可以回去为国家做一点事情。想到朱镕基同志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公事繁忙,还这么关心他们,任桂珍和丈夫激动万分。与朱镕基同志一席谈,促成了任桂珍和丈夫从海外归来。
1996年返回上海后,已身为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的任桂珍想起在意大利留学生的集聚地有一位台湾朋友,新中国成立前从南京去台湾的。这位台湾朋友是一位印象派画家,台湾八大画家之一。一开始,这位台湾朋友对新中国不是很理解,后来,得知他喜欢京剧和相声,任桂珍和丈夫就经常带一些唱片磁带给他,还把中国留学生介绍给他。他对中国留学生非常热情,帮助留学生找资料,带他们去听音乐会。他在与任桂珍夫妇的多年交往中逐渐改变了对新中国的看法。在任桂珍夫妇的邀请下,这位八十二岁的台湾朋友彻底消除顾虑,回到祖国,在杭州举办了画展,还去故乡南京和首都北京进行一些美术方面的交流,与上海的知名画家夏阳交了朋友。
晚年入党,近八十高龄再登台
任桂珍从意大利回国后,有人来请她去演出,先问她:出场费多少?任桂珍听不懂了,唱了六十几年歌剧,还从来没有听说过要出场费的。她说:“我是一名艺术家,又不是一个摆设的花瓶,还要报出价来,不是成了商品吗?想想以前演了几十年戏,演出结束也就两毛钱一碗阳春面当夜宵,现在怎么会有这种事情!”她表示她从来不主动跟人家要演出费,观众请她唱个歌,她站起来就唱。她感慨地说:“我都八十岁的人了,什么场合没经过?我实在难以想象,市场经济条件下,动辄几十万的演出费。”作为一名艺术家,她一直坚持真唱。她认为这是职业道德。任桂珍忘不了当年在歌剧院演出时,导演要求她在当时演唱还没有话筒的情况下,即便导演坐到剧场的最后一排,都要能够听清楚演员在舞台上唱什么歌词。一个有功力的歌剧演员,就是这样从每一次演出,一场戏一场戏的演唱,一丝不苟的考核中磨炼出来的。
前不久,任桂珍在医院住院,一位六十来岁的老人抱着两筒雀巢咖啡来到她的病房,感叹地说:“您还记得吗,当年,我可真是您的‘粉丝’呢!足足看了您演的十一场《江姐》。”任桂珍心头一热:“都三四十年前的事啦!你还认得出我?”那人回忆说:“当时,您在台上唱,我在台下唱;您在台上念台词,我跟着在台下念……”任桂珍仿佛又回到当年,她记得,当年上海电视台还特地搞了一次“明星与粉丝”专场,把眼前这位当时也不过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请来,当时,这位观众激动得直抒胸臆说:“《江姐》太感动人了,我很受教育的,从剧场出来,当晚回去就写了入党申请。”
于是,“一片丹心向阳开”那熟悉的主题曲重又响起,任桂珍追溯逝水流年,品味艺术与人生的真谛。她深知自己是党培养出来的歌唱家,每当她声情并茂地为人民歌唱时,她多么渴望自己也成为像江姐那样的共产党员。她毕竟没有在江姐那个时代生活过,她希望通过她的演唱,将江姐的精神传达给观众。每场演《江姐》,逢到流泪时,她都会由衷地泪如雨下。唱《绣红旗》时,她会想到这面红旗包含着的很多东西,她会想起随军南下时,炮火烽烟中飘扬的红旗。她在抗美援朝时,三次去朝鲜战场前线阵地演出,她知道有多少战士赴汤蹈火,英勇牺牲,热血染红了红旗。她在台上含泪唱《绣红旗》时,常常会看到台下一些老同志,在悄悄地抹眼泪,联想到他们有多少亲人、战友牺牲在解放全中国的奋斗中,手上这面红旗,使人难以平静……每次唱《江姐》,她都会进入情景。为了演好江姐,她晚上经常琢磨剧情,夜不能寐。为演好《江姐》第三场,表现江姐意外得悉老彭牺牲时的痛苦情景,为不影响华蓥山上战友的情绪,她又要克制内心的痛苦,压制住自己,不露声色。为恰如其分地表现江姐与双枪老太婆这种为他人着想的革命友情,她把她们的事迹一场一场像过电影一样,在脑海里闪过。她热血沸腾,甚至半夜会从床上一跃而起,找纸找笔,记下创作灵感……她与搭档的群众演员私下交流时得知,演到这里,他们的眼泪也会随之涌出。
对歌唱事业的热爱使任桂珍沉浸在对演唱水平精益求精的追求中,她天天练唱不止,却从没想到必须经常向组织上汇报思想。于是有人认为她只钻业务,不关心政治。而她则抱着即使不入党,也照样唱好歌的思想,仍是练功不止。时间一过就是几十年。
任桂珍离休后,组织上来找她谈入党问题,想到父亲当年就是地下党员,自己这么早就参加革命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她。人都快八十岁了,不入党没法对父亲交代,也没法对孩子交代。想到唱《唱支山歌给党听》的时候,充满了对党的感情,她唱的也都是发自内心的感情。她不再犹豫了。2010年的春天,是任桂珍政治生命的一个崭新的开始,她终于能够像江姐那样,在党旗下庄严宣誓,从此真正成为党的女儿。
2011年,已是七十八岁高龄的任桂珍,在上海隆重纪念建党九十周年的那天,以一个新党员的身份,激情满怀地上台演唱起她当年首唱的《唱支山歌给党听》,受到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的赞赏,俞正声还与她亲切握手,合影留念。
歌剧院院庆排演《江姐》的戏,《江姐》一共七场戏,安排一个演员演一场《江姐》,而第六场最重的那场戏安排给任桂珍演。想到自己都这么大年龄了,和她配戏的演员都比她年轻二三十岁,她想这不是自找没趣吗?但这场重头戏总得有人演,并且一定要演好。想到这儿,任桂珍像江姐那样,义无反顾地上场了。演出结束,观众沸腾了,歌剧院院长魏松感叹道:“任老师,你演得太好了!这么多年不上台唱了,还能唱这么好,真不容易!”
摘自2014年2期《名人传记》